港股物企分化加剧 上半年营收百亿仅两家
物业行业不再“狂飙”。
截至8月31日,发布2023年半年报的上市港股物业企业有55家。
物业行业在经历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后,不管是从规模还是营业收入上都开始回调。
今年上半年,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物业企业仅有碧桂园服务和万物云,不足10亿元的有33家,占比60%。
一个明显的特点是,今年上半年绝大部分物业企业增速都出下了下降,但头部物业企业保持了一定的增速,尾部物业企业营业收入甚至出现了负增长,两极分化明显。

━━━━
碧桂园服务蝉联“冠军”
万物云成为新晋“榜眼”
从榜单中可以看出,碧桂园服务以207.33亿元夺魁,蝉联物业企业的“营收王”;万物云以160.2亿元位居第2名,成为半年报新晋“榜眼”。
对比2023年半年报和2022年半年报发现,其实有些物业企业默默地掉了队。
其中,雅生活从去年的第2名下降到第4名,不过,去年和今年的营业收入相差不大。
2023年上半年,雅生活服务收入约76.98亿元,同比增加1%。不过,其净利润约9.51亿元,同比减少17.2%。
可见,雅生活也没逃过增收不增利的“困境”。雅生活方面表示,除基础物业管理服务外,外延增值服务收入大幅减少,降幅超过40%,是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。
从前10名的排序中可以看出,绿城服务、保利物业、华润万象生活、中海物业的成绩比较稳定,去年和今年的排位几乎不变。
一位业内人士直言:“具有央企国企背景的物业企业具有较强的韧性,成绩还是比较稳定”。
值得关注的是,旭辉永升服务因为未发布2022年年报以及2023年半年报,前10名排序中未见其身影。
为何还未发布2022年年报以及2023年半年报,旭辉永升服务方面人士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,“目前我们在等待港交所的回复,我们也在争取尽早恢复交易,发布审计业绩。”
不过,在半年报以及年报中,许久不见“踪影”的恒大物业重新出现在了前10名的排序中,以61.45亿元的成绩排名第8。
6月5日晚间,恒大物业在停牌14个月后一口气补发了2021年年报、2022年半年报、2022年年报。8月3日,恒大物业实现复牌。
此外,8月24日晚间,恒大物业发布了2023年半年报。恒大物业的成绩还算可圈可点,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增长。
━━━━
两极分化明显 增速下降
前几年,物业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,从去年开始规模与营业收入明显回调。
在此背景下,物业企业之间的分化也愈发明显。
2023年半年报显示,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物业企业仅有碧桂园服务和万物云,比例占到3.6%,此外,33家物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则不到10亿元,占比60%。
实际上,从营业收入的增速上也可以明显看出物业行业发展趋于平缓的变化。
从榜单中可以看出,17家物业企业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下滑,占比30.9%。其中,方圆生活服务营收同比下降21.67%,在55家物企股中降幅最高;荣万家、融创服务、祈福生活服务、建业新生活等营业收入降幅超过10%。
值得关注的是,营业收入增速出现下滑,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速最快的为碧桂园服务,同比增速达73.5%,而2023年上半年没有一家物业企业营业收入增幅超过50%,滨江服务为营业收入增幅最高的物业企业,为43.12%。营业收入增幅4成的仅有2家,增幅3成的仅有4家,共6家物业企业营业收入增幅在30%~50%之间,这些物业企业是滨江服务、苏新服务、和泓服务、越秀服务、建发物业、京城佳业。
不可否认,由于物业企业的非业主增值服务与开发商之间联系密切,在地产行业遇到波动时,一些盈利承压的物企开始主动收缩该项业务,也影响到了大部分物业企业在营业收入上的增长。
不过,头部房企保持了较好的业绩以及发展态势,能为相关联的物业企业带来较好的业绩,以及具有央企国企背景的物业企业具有稳健的运营风格,也让其保持了稳定的业绩增长。此外,没有任何背景的小型物业企业的增长势头相对来说就低了不少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推荐文章
Recommend article
热门文章
HOT NEWS